欢迎访问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有话“药”说:药品外观看仔细 安全用药要牢记

2024-03-22 17:11:11  点击:[]

所有药品都有规定的贮存条件,贮存不当会加速药品腐败变质。尤其是一些家庭常备药,虽然也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也没有超过有效期,但由于买来以后没有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存放,发生了变质,如果服用了这些药物,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如何从外观上判断药品有没有发生变质呢?下面从几种常见制剂的外观介绍药物是否发生变质。

片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有适宜的硬度和耐磨性。如果表面出现斑点、膨胀、粘连、裂缝,甚至变色等,就意味着药品已经发生变质;

胶囊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壳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胶囊剂分硬胶囊和软胶囊,胶囊剂应整洁,不得有黏结、变形、渗漏或囊壳破裂等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出现受潮粘连、破碎等现象,软胶囊出现破裂、漏药、粘连或异味等现象,就不能再继续使用了;

颗粒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如出现受潮、结块、软化、异臭、变色等现象就不能继续使用;

散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散剂分口服散剂和局部用散剂。在保存时需要保证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等,如出现受潮结块、异臭、虫蛀或霉变等现象就不能继续使用;

口服溶液剂是指原料药物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制成的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口服溶液剂在贮存期间应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等现象。当发现药液中出现浑浊、沉淀、分层、变色、异味均表示药品已变质;

糖浆剂是指含有原料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在贮存期间应不得有发霉、酸败、产生气体等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这类药极易受到细菌的污染,因此,当发现药液中不再澄清透明、出现浑浊、沉淀、分层,以及发酵、异味均表示药品已变质;

软膏剂和乳膏剂是指原料药物与基质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剂和乳膏剂应均匀、细腻、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等现象,乳膏剂不得有油水分离及胀气现象。如出现融化、分层、硬结、渗油、变色,颗粒析出,甚至出现霉败及臭味,也不可再继续使用;

栓剂是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基质等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因施用腔道的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和尿道栓。栓剂应完整光滑、有适宜的硬度。如出现软化、变形或断裂,也不能使用。

因此,我们买回家的药品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中“贮藏”项的要求进行存放,对于长期存放的药品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药物的外观是否发生了变质,保证安全用药,防止意外发生。

上一条:市检验检测中心荣获“全市内部审计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下一条:市检验检测中心纤监中心赴东营执行进口棉公证检验任务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