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沭县大兴镇2万余亩蓝莓陆续进入采摘期,一粒粒蓝宝石似的蓝莓挂满枝头,果园里一派忙碌喜悦的景象。蓝莓品质好、产量大,已成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摇钱树”“幸福果”,已注册有“蓝丰”“沭马”等多个蓝莓品牌,其中“蓝美人”“天润蓝”等多个合作社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2021年临沭蓝莓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为确保蓝莓品牌健康发展,临沭县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发挥服务政府、服务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的职能优势,发挥蓝莓试验站平台作用,积极配合县农业农村局、大兴镇政府把脉蓝莓品质,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品质是打造蓝莓品牌的基础,品质无法保证,蓝莓品牌便成了空中楼阁。农户自产自销的蓝莓品质如何?差别在于蓝莓果子大小、农药残留、花青素的含量以及甜度等。6月16日,临沭县检验检测中心蓝莓试验站新时代文明实践课题组深入大兴镇蓝莓产业区,开展调查研究,把脉蓝莓产业发展。针对影响蓝莓品质的灌溉用水、土壤酸碱度以及农药喷洒等环境因素进行调研,并就蓝莓灌溉用水、追肥、土壤检测、营养指标评价与种植户进行深入探讨交流。针对蓝莓质量良莠不齐,缺乏统一的分级标准,以及如何深度检测品质引领已有蓝莓品牌健康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现场把脉问诊,科学合理采样。课题组以蓝莓分级、品质评价为切入点,结合蓝莓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7条针对性强的建议。课题组一致认为,品质蓝莓是不变的标准,现场对12家蓝莓种植合作社、蓝莓种植户进行采样,对影响蓝莓品质的水质、有机肥、土壤以及蓝莓果进行随机采样,并带回实验室进行土壤、水质分析,对农药残留、花青素等成分进行精准检测。
精准品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在临沭县检验检测中心蓝莓试验站测土配方、农产品品质与质量安全三个实验室,承担着农产品的分析测试、品质评价、安全评估等目标任务,实验桌上整齐摆放着一盒盒蓝莓样品,每盒都贴着对应的蓝莓品牌标识代号,课题组的王丹丹等硕士研究生对这些蓝莓样品进行品质评价分析。
“眼下,正值蓝莓采收季节,我们通过科学检测,做一个综合评价,再反馈给蓝莓种植户,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生产的蓝莓品质,也为选苗育种提供依据。”王丹丹一边记录着检验设备上的数据一边介绍说。
国有国标,行有行规。在这项快速发展的特色产业中,尽快通过品质检验、质量分级等方面对蓝莓进行标准化,是当地种植户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临沭县农业农村局、大兴镇政府及临沭县检验检测中心三部门的积极监管和志愿帮扶下,切实保护了临沭县大兴镇蓝莓品牌的健康发展,如今临沭大兴“蓝莓小镇”四个字,已经成为中国蓝莓产业中闪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