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消毒剂,会起到良好的消毒灭菌作用,如果使用不当,会对人身和物品造成危害。
常用的消毒剂主要包括:含氯消毒剂、乙醇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
一、含氯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品、物体表面的消毒。
2、常用含氯消毒剂种类
(1)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等)
(2)含氯消毒片(如: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片等)
3、含氯消毒剂的配制
(1)原液浓度:有效氯含量5%±0.75%(w/v)
浓度 |
配制比例 (原液:水) |
使用方法 |
作用时间 |
适用范围 |
500mg/L |
1:100 |
擦拭/浸泡 |
>10分钟 |
一般物品表面 |
浸泡 |
30分钟 |
地巾、布巾 |
2000mg/L |
1:25 |
擦拭/浸泡 |
>30分钟 |
血液或体液污染物品、传染病患者病房及使用物品消毒 |
5000mg/L |
1:10 |
擦拭/浸泡 |
>30分钟 |
病毒感染患者病房及使用物品消毒 |
(2)含氯消毒片(450mg-550mg/片)
浓度 |
配制比例 (1L水加入量) |
使用方法 |
作用时间 |
适用范围 |
500mg/L |
1片 |
擦拭/浸泡 |
>10分钟 |
一般物品表面 |
浸泡 |
30分钟 |
地巾、布巾 |
2000mg/L |
4片 |
擦拭/浸泡 |
>30分钟 |
血液体液污染物品、传染病患者病房及使用物品消毒 |
5000mg/L |
10片 |
擦拭/浸泡 |
>30分钟 |
病毒感染患者病房及使用物品消毒 |
4、含氯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水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闭保存。(2)使用时应现配现用,使用时限≤24h。
(3)不能应用于有色织物的消毒。(4)使用前,如有条件最好用检测试纸测试浓度。
二、乙醇消毒剂
1、乙醇消毒剂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手和皮肤、物体表面消毒,也可用于体温计、血压计、精密仪器的表面消毒。
2、乙醇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购买的常用乙醇消毒剂浓度一般为70%-80%(如75%酒精),可以直接使用。
(1)卫生手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雾手部或涂擦于手部1-2遍,作用1min。
(2)皮肤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雾皮肤表面或擦涂于皮肤2遍,作用3min。
(3)物体表面消毒:将消毒剂均匀喷雾于物体表面使其保持湿润或擦拭物体表面2遍,作用3min。
(4)体温表消毒:将体温表完全浸泡于消毒剂中,作用30min。
3、乙醇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外用消毒液,不得口服。(2)易燃,远离火源。(3)对酒精过敏者慎用。(4)避光,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密封保存。
三、过氧化物消毒剂
1、过氧化物消毒剂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食品用工具和设备、空气消毒、皮肤伤口冲洗消毒。
2、常用过氧化物消毒剂种类:(1)过氧乙酸 (2)过氧化氢
3、过氧化物消毒剂使用方法
(1)一般物体表面消毒:0.1%-0.2%过氧乙酸或3.0%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3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
(2)空气消毒:0.2%过氧乙酸或1.5%-3.0%过氧化氢,喷雾的形式消毒作用60min,然后进行通风换气。也可使用15%的过氧乙酸加热蒸发,用量按7ml/m3计算,熏蒸1-2小时后,进行通风换气。
4、过氧化物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
(1)液体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腐蚀性,对眼、黏膜或皮肤具有刺激性,有灼伤危险,若不慎接触应用大量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2)在实施消毒作业时,应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3)如容器破裂或渗漏应用大量水冲洗,或用沙子吸收残液,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4)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属于易燃易爆,遇明火、高热、金属粉末会引起燃烧爆炸,因此不要用于金属制品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