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检验检测机构科技创新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检验检测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检验检测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检验检测行业做优做强,鼓励检验检测机构高质量发展,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一、推动政府性检验检测机构资源整合
2014年以来,根据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试点要求,各县整合食品药品检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计量检定、农业质量检测、畜牧兽医检测等领域的检验检测机构,组建检验检测中心,作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规格正科级,承担本县域内的政府检验检测任务及计量检定技术工作等职责(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各县检验检测中心整合承担的检测检测领域略有差异)。
2019年,在市级层面合并原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市计量检定所、市农业质量检测中心、市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市纤维检验所6家单位,组建市检验检测中心,为市政府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二、加大对县级检验检测机构扶持力度
1.引导提升县级检验检测能力。通过问卷调查、电话访谈、上门走访等形式,整理检验检测需求信息,逐步建立检验检测需求清单,突出需求导向,以市场需求引导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引导检验检测机构增扩能力。围绕县域经济,市检验检测中心强化统筹规划,指导各县中心特色发展。比如兰陵县是“山东南菜园”,创建了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沂水县创建了山东省食品(焙烤食品、糖果)质量检验中心;沂南县创建了山东省果蔬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莒南县是粮油大县,创建了山东省食用植物油质量检验中心,形成了“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品牌”的格局。
2.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支持质量强市建设的若干措施》,强化检验检测服务支撑,对新建城的区域产业链公共检测服务平台、知名检验检测机构和国家级质检中心在我市新设立的分支机构、新获得CNAS认可证书的机构和新建成的省级质检中心等给与激励;落实《临沂市标准化创新激励办法》,给予参与标准制修订项目的企业资金激励,支持检验检测行业发展。
3.引导计量能力建设。2020年底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各县法定计量机构划入县检验检测中心,全面开启了检验检测与计量检定整合发展的新局面,同时理顺了市县两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体制机制。为加快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和能力建设,根据《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山东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指导意见》(鲁市监发〔2020〕8号),出台制定《临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关于加快推进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的实施意见》(临市监计字〔2021〕166号),明确了县级计量技术机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三年建设规划(2021-2023)。目前,全市围绕企业发展、产业升级的需求,新建和维护市级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近300项。各级计量机构认真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实验室开放日”等活动,组织计量专家进企业、进园区,持续加大计量检定出检服务力度,通过现场指导、现场检定和座谈交流等方式对行业骨干龙头企业的计量能力、技术需求进行调研,免费为100余家企业培训计量检定员500余名,打通计量服务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持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基础性、公共性量值传递与溯源技术服务。
三、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
1.加大编制保障力度。自2014年各县检验检测中心组建以来,市县编办充分考虑检验检测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等工作实际,在编制资源统筹、安排用编计划等方面,持续加大机构编制保障支持力度。目前,9县检验检测中心共核定事业编制432名,实有363人(另有聘用制人员69名)。其中,郯城县检验检测中心核定事业编制65名、实有人员61名(另有聘用制人员12名)。市委编办立足部门职责,加大计划统筹管理力度,充分考虑各县检验检测机构空编情况、年龄结构、队伍建设及编外用人等因素,指导和督促县区统筹下达和落实用编进人计划,通过公开招聘、补充选调、人才引进等方式,进一步充实检验检测机构力量,确保满足检验检测工作需要。2021年以来,共为9县检验检测中心下达用编进人计划54名,专门用于补充检验检测专业人员。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市人社局出台《临沂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实施细则》,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方案制定、发布、资格审核、考试、考察体检等各环节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等进行了细化和明确。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将切实履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主体责任,指导事业单位做好招聘条件设置、招聘方案制定、招聘方式确定等关键环节工作,进一步简化招聘程序、优化招聘政策,使招聘更加适合用人单位需求,引导事业单位招到适岗适用的人才。招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急需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博士研究生,可以采取专业测试、答辩、面谈交流等方式组织,也可采取考察的方式。充分尊重招聘单位用人自主权,我市各级人社部门在每年的公开招聘工作中,积极做好招聘简章的核准备案工作。
3.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市检验检测中心深化市县一体,打造协调配合机制,建立市县协商、会商、共建、共享、共创5项机制,重点从业务指导、技术培训、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强联动。一是派出技术专家对县中心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检验检测能力扩项等工作给予指导;二是通过中共临沂市委党校市检验检测中心分校、检验检测大讲堂等举办检验检测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对市县两级检验检测人员进行培训,已累计培训县检验检测中心骨干人员1000余人次;三是通过“两微一条”等平台对各县中心业务及党建工作进行宣传,营造敢于担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积极推动全市检验检测事业健康发展。
四、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1.完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NQI)。市市场监管局优化“质量沂站”NQI一站式云服务平台,实现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目前,115家检验检测机构、高校、企业实验室等各类服务机构、20家认证机构入驻平台,临沂大学等单位225台大型仪器实现平台共享,目前实际入驻数量全省第一,实现合格评定手段的综合应用。
2.打造产学研共享平台。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推动校企合作,引导高校实验室向社会开放,助力企业申请资质认定、CNAS认可,提高设备仪器利用率。目前,全市在检验检测领域共建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17家,其中省级平台1家,临沂大学承担的“山东省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市级平台16家,其中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1家,山东精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的“临沂市生态环境检测与保护中试示范基地”,临沂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的“临沂市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重点实验室”等市级重点实验室11家,山东君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的“临沂市生态环境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各类创新平台在集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人才,强化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充分发挥,有效推进我市检验检测机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3.打造企业实验室共用平台。推动建立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共同体,鼓励产业链“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牵头,以共建共享模式,建设企业实验室或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协调指导市电子产业协会通过“会企共建”模式,组织协会成员按照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优势互补、服务企业的原则,共同建立电子信息产业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下一步,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一是持续提升检验检测能力,继续发挥业务指导职责,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强化人员培训,加大技术指导,支持检验检测机构从提供单一检测服务向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使用全生命周期提供解决方案发展;加大培训力度,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鼓励能力增扩,通过获得认可机构的认可等方式,不断提升社会知名度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进检验检测技术创新。主动融入淮海经济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开展检验检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行动,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支持中小型检验检测机构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在节能环保、食品药品安全、化工品安全、特种设备等领域,支持一批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机构发展。三是围绕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企业研发创新,聚焦产业发展和民生需求,持续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抓好检验检测要素创新,积极参与重大基础、核心技术研究以及科技专项攻关,深化“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引领检验检测产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检验检测工作的关心支持,也恳请代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意见建议,以进一步提升我市检验检测工作,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
临沂市检验检测中心
2024年6月30日